2023年,全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压奋进、负重前行,工业经济发展迎来好“丰”景,实现了承压探底、逆势上扬、持续回升的强劲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一)工业生产恢复向好。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2022年(0.1%)提高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较2021年(第9位)和2022年(第11位)分别前进2位和4位,结束了2021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连续两年、长达28个月全省排位靠后的局面,与全国(4.6%)、全省(4.6%)差距明显缩小。这一显著提升,反映出我市在工业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二)横向对比进步明显。在横向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我市在进步方面表现突出。与省内周边城市如太原、大同、忻州、吕梁和阳泉相比,我市在2022年的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周边城市8.4、5.4、5.8、5.0和8.6个百分点。然而,在2023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进步,增速已经实现了对周边城市的赶超,分别高于太原、忻州、吕梁和阳泉2.3、3.7、2.2和3.5个百分点,与大同的差距缩小到了0.5个百分点。
  (三)各领域拉动点突出。从轻重工业看,2023年,全市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2022年(0.6%)提高3.5个百分点,快于轻工业(-0.2%)4.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从隶属关系看,2023年,中央企业增长7.4%,比2022年(-10.8%)提高18.2个百分点,快于地方企业(2.3%)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
  (四)大小型企业拉动明显。2023年,全市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比2022年(-11.3%)提高15.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长10.0%,比2022年(6.3%)提高3.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
  (五)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随着一系列惠企政策的综合发力,激发民营经济“拔节向上”的蓬勃活力。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2022年(0.9%)提高5.8个百分点,快于全市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
  (六)三大门类同步增长。2023年,全市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比2022年(0.6%)提高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受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行业的有力拉动,制造业增长52.1%,比2022年(-12.6%)提高64.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
  (七)半数行业增势良好。2023年,全市统计的27个大类行业中有15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半数行业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合计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其中个别行业增势尤为强劲,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81.7%;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4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6.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
  (八)新兴产业稳步发展。202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23.9%)提高26.3个百分点。其中部分战新行业增势较好,与矿山机械制造有关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88.2%;与石墨高性能密封材料、新型隔热耐火材料等有关的新材料产业增长10.8%;与风电、光伏发电有关的新能源产业增长5.2%。
  (九)园区经济彰显实力。2023年,园区全力以赴“拼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彰显了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五大工业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2022年(1.2%)提高5.2个百分点,快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其中,朔州经济开发区增长40.6%;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34.2%。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产业发展势头减弱。2023年,煤炭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0.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然而,煤炭行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占全市的比重高达84.8%,对于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却有限,仅为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电力行业虽然增速相对较快,达到2.8%,但也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仅为4.3%,其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微乎其微,仅有0.1个百分点。
  (二)近半数行业生产低迷。受需求疲软、销售不振、产能过剩、回款不畅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增长乏力。2023年,全市统计的27个大类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2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为负,占全部大类行业的44.4%,有7个行业增速下降达两位数,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1.3%;医药制造业下降23.0%;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9.9%。  
  (三)市场需求不旺,煤炭价格持续疲软。2023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为91.26%(以上年100),下降8.74%,其中煤炭行业指数为85.31%,下降幅度达到了14.69%,自六月以来,煤炭价格指数一直保持在80%左右。
  (四)停减产企业面积偏大。2023年,全市停减产企业达到263家,占企业总数的54.2%。其中,30家企业全年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33家企业产值增速为负。263家停减产企业的增加值同比下降了9.6%,直接下拉全市工业经济下降7.9个百分点,严重影响全市工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新入库企业质量不优。2023年,全市新增入库企业56家中(2022年度和2023年月度),但其中停减产企业达到23家,占新入库企业总数的41.1%。4家企业全年处于停产状态,19家企业产值负增长,发展低于预期,质量有待提高。
  (六)县市区发展不均衡。2023年,六个县(市、区)呈现“四增两降”态势,其中增长最快的朔城区增加值同比增长18.8%。怀仁市同比下降3.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右玉县同比下降3.3%,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
  三、相关建议
  (一)尽全力做好助企纾困。
一是要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特别是停产减产企业,聚焦企业的堵点、难点、痛点,充分利用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稳中有进。二是要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发展动态,加强价格监控,加强要素保障,加强预警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确保重点行业生产稳定。
  (二)尽全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要依托煤电、陶瓷产业优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耕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形成工业经济的新增量。二是要结合各项惠企政策、奖励政策,通过政策叠加,抓牢抓实入库培育工作,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后备军”企业,激发更多企业加快成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三)尽全力稳定煤炭生产。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行业占比高达84.8%,其支撑作用非常明显。一直以来,煤炭行业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经济的走向。所以,尽全力稳定煤炭生产至关重要。一是要动态监测煤炭价格,加强对煤炭企业的调度和调控,立足市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定企业生产。二是要发挥区域特点,突出煤炭产业比较优势,推进绿色采煤、智能化煤矿改造,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三是要进一步延伸煤炭深加工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为煤炭产业增添新的活力。
  (四)尽全力打造多元产业支撑。一是要继续优化产业布局。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制造业行业,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为目的,坚持引进大企业与培育本土企业并重,对产业结构进行深层次优化。二是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引导我市高技术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增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三是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机制,营造爱才重才的良好发展氛围,把人才留在企业,把技术用到创新发展上。
  (五)尽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产业链的“补短板”“锻长板”对于产业支撑十分重要。“补短板”方面,以当下“国产化”契机,增强相关产品领域的竞争力。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强链、补链、加强项目建设,持续加大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力度,聚焦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精准开展点对点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用好现有空闲标准化厂房,加快推动企业进驻,大力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益好、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锻长板”方面,工业企业需要做专做精,在安心本业的过程中做好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打造一批行业和领域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