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朔州市审计局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聚焦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产出,重点选择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资金支出,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审计,督促各部门主动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管理,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精准高效地用在发展关键点、民生紧要处。
一是深化研究型审计,推动预算绩效审计深入开展。全面梳理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研究其与预算管理的内在联系。在实施绩效审计时,将“资金是否到位、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作为审计的重点。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控,从财政支出的事前绩效评估、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合理性、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的有效性,到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的客观性等多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全过程预算绩效审计。
二是全面揭示问题,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自觉性。在审计过程中,紧盯部门预算安排时是否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前置条件,部分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是否合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是否到位,资金闲置能否发挥效益等问题,通过有力的审计监督进行公开,以此推动各部门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自觉性。
三是合理提出建议,促进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合理的建议旨在促进加快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精准高效地用于发展关键点、民生紧要处,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审计机关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法定论,以理服人,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真抓实改,彻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