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朔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引领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

一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走深走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结合、一体推进,带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市委依法治市办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通知》,共组织了8批次147人的新任市管县(处)级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极大强化了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 

二是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市委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年工作要点。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法治建设汇报,带动各级各部门层层落实法治建设重要责任。

三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专项考核内容,每季度召开市直单位、六县(市、区)法治工作调度会,以“书面+实体”的方式开展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传导责任压力。有序抓好中央法治督察问题整改,53项整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作用,推动“委员会领导、办公室统筹、协调小组推进、责任单位承办、各县区深化”的依法治市运行机制逐级落实、高效运行。对标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要求和指标体系,合力推进示范创建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山阴县“法治赋能全科网格建设”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二)推进科学决策,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不断提升地方立法工作质效。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加大立法力度,有序推进《朔州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朔州市森林资源管理条例》《朔州市长城古堡保护条例》三件法规制定。不断拓宽社会各方参与立法制规渠道,建立立法专家咨询制度,先后聘任有关立法咨询专家24名。在全市确立了9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推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编制立法项目库,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预测和指导,库内收录了50件立法项目。

二是行政决策水平持续提升。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通知》要求,制定《朔州市人民政府2023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认真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规范政府行政决策行为,提高依法决策水平,确保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依法审查重大行政决策文件7件,出具审查意见书7份,提出11条审查意见。 

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认真贯彻《朔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审核备案管理办法》和《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若干措施》,做好市政府部门和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要求,开展合法性审核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确保政府各类文件合法有效。印发《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对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经清理,市政府及市政府办涉及营商环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0件,其中拟废止18件,拟修改1件,拟保留11件。

四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行政执法公示”专栏,定期公开执法信息。我市十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正常运转,推行乡镇(街道)执法人员到市十大领域综合队跟班学习制度,实现了对乡镇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全覆盖。全市共取得行政执法资格4500余人,占到执法人员总数的95%以上。市县行政执法部门共配备执法记录仪、照相机、录像机等执法音像记录设备2800多台,市级各执法部门共配备法制审核人员152人,法律顾问80余人。通过整合现有站所、执法力量和资源,全市69个乡镇均组建了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现了“一个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对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应急管理系统、文化和旅游系统、消防救援系统等重点行政执法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开展了评查活动,共抽查执法案卷1000余件。

五是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市委依法治市办积极发挥督促协调作用,加强对各县(市、区)和市公安局、市交通局专项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与市检察院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开展了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形成监督合力,9、10月对全市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法实施了专项监督。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宣传资料5000余份,梳理问题18条,逐一明确了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三)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办法》,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四个方面提出27项举措。废止涉及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文件18件,审结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66件,“活封”“活扣”为企业释放资金2.8亿元,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市县两级常态化开展送法入企活动47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2.6万份。

二是大力推进经营主体提升年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二十条措施》《朔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文件,打造村镇链,搭建大平台,突出本地资源禀赋,在涵育培育经营主体上做文章,全方位激活经营主体。2023年,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9.8万户,同比增速16.8%,全省第2。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速、新登记企业占比、千人拥有企业同比增速均位列全省第2。

三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建设。市政府投资近4亿元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改建后的新政务服务大厅总面积达2.9万平方米,实现单位应驻尽驻、事项应进尽进。全市68个乡镇、街道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1041个村(社区)设置了代办点,7×24小时自助服务超市市县两级全部建成运行,政务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打造服务市民总客服,在整合15条政务热线基础上,又在全省率先完成与110报警服务平台的高效对接联动。

四是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能。针对环评、水保等需要专家评审且审批流程复杂、办理周期长的审批事项,根据建设单位、建设地点、项目类型、申办事项等情况,制定审批方案,采取“打捆审批”“跨行业打捆审批”“跨地市联合审批”等方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最大压幅达82.5%,被省生态环境厅列入全省典型做法案例。全省首个通过跨地市联合审批取得神头泉域水资源影响评价行政许可的项目,开创了我省跨地市项目审批的先河。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世界500强企业“三一”集团朔州5GW单晶硅项目落地平鲁开发区,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62天,跑出我省项目审批最快速度。

五是持续改进市场监管机制。制定《朔州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被纳入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填补全省市场监管领域标准空白。探索“晋陕蒙-朔榆鄂”三省三市跨区域新型监管,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宣介。推行“三位一体”锥型立体监管,即实行“沙箱监管引领、包容审慎监管嵌入、触发监管托底”,典型经验被《中国企业信用年鉴(2023卷)》收录,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13个地级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典型案例。建成守信践诺联合奖惩系统,实施联合奖惩59件。开展“两不一欠”问题专项治理,化解“两不”问题60个,清偿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0.27亿元。

(四)提升治理效能,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切实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高标准建成朔州市行政复议大厅,市县两级全面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核定人员编制,完成职责整合,实现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行政复议实行“只跑一次”办理制度,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6件,已办结51件。通过案件办理,纠正了一些行政机关的不规范行政行为,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行政争议。无不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况。

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2·4”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印发《2023年度市直部门第三批普法责任清单》。市委平安办、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仪式活动,将婚礼现场变为普法现场。怀仁市云中街道六小路社区和应县金城镇席家堡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朔城区南榆林乡楼子坝村等18个示范点被评为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万余份。

三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持续深化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选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各县(市、区)均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实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承诺制,做到“应援尽援”,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290件。深入推进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共完成免费法律咨询14134件,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任务数115件。多措并举完善公证便民利民举措,共办理各类公证6162件。引导律所认真落实“万所联万会”建设,为商会、民企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全市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227家,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代理人599件,民事案件代理1875件,行政案件代理187件,非诉讼法律事务110件,劳动争议185件,提供法律咨询和代书3018件。

四是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整合法、检、公、司、信访以及行业部门资源,推动一站式解纷中心建设,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建立“网格+调解”工作机制,推动网格员与人民调解员“双员融合”,得到司法部肯定和表扬。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平鲁区陶村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推动1378个调解组织和4714名调解员累计调解矛盾纠纷2090件,调解成功率达98%。山阴县合盛堡乡化解土地纠纷“炕头+地头”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应县司法局“快递式”工作法、山阴县北周庄镇化解土地矛盾纠纷“商、建、处、创”工作法、右玉县威远镇化解信访矛盾“三用三式”工作法,被评为全省“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县(市、区)政府依法决策水平有待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履行不到位;二是部分领域行政执法人员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有待加强;三是基层法治机构职能弱化,法治队伍力量薄弱。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初步安排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自觉,准确把握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力水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朔州,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二)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压紧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力度,加快构建密切协作、同频共振的部门联动格局,充分调动起全社会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指导支持县(市、区)加大示范创建力度,加快构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群。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全面落实“五有套餐”,打造“三无”“三可”的营商环境。持续扩大政务服务“不打烊”超市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全代办”制度,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高效运转12345政务服务热线,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

(四)推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年度目录,确保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开展全市业务培训。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通过个案倒逼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水平提高。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依法纠正不当行政行为,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五)提升社会依法治理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进一步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履行,不断提高司法为民服务水平,有效化解群众行政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矛盾纠纷化解,着力防止风险上行。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防范,从源头、传导、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化解,防止矛盾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