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全市文化工作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工作重点,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作风转变为动力,着力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改善基层文化队伍,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全市文化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创建示范区工作全面推进

  (一)全面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今年我市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市、县区政府都将示范区创建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3月18日,我市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会议对全年的文化工上半年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特别是对市县区及乡镇农村创建示范区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市、县区高度重视,相继成立了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示范区创建办公室,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示范区创建《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并着力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明确创建工作重点,制定了创建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

按照抓重点和重点项目重点抓的工作思路,上半年,我市创建办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重点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这个薄弱环节。采取“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方法,在每个县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4到6个乡镇作为文化站建设的示范点,从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入手,着力进行培养,并以此带动全市文化站的规范化建设。

为了扎实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市创建办根据我市创建工作任务,制定了《示范区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创建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各县区创建办根据当地目标任务,也制定了相应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创建工作经费保障。

按照创建项目和标准,市及各县区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队伍建设等,落实了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保障。市级财政安排1300多万元资金用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图书采购和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平鲁区安排700万元资金,用于“两馆”设施配套,“送戏下乡”活动由去年的46.5万元增加到66.5万元。右玉财政列入示范区创建经费100万元。应县为“两馆”建设投入260多万元。

  (坚持例会制度加强督查

今年以来,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市创建先后召开5次调度例会,听取各县区情况汇报和工作建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指导工作。与此同时,市创建办4到县区督促检查创建进展情况。刘英魁部长也先后多深入六县区进行了专项调研督察,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月27日,市创建办组织六县区文广新局、图书馆长、文化馆长对怀仁、应县、山阴的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了相互观摩,取长补短6月3日,市创建办又组织和全市73个乡镇街道办的文化站长在山阴古城镇进行集中培训,同时观摩古城文化站软件建设。

  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今年以来,市县区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着力加快文化馆站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市博物馆对外开放。今年5月5日,市文广新局接管市博物馆场所,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市博物馆已完成了陈展大纲的编制和展厅装饰工程,在11月27日正式试运营开馆。

  二是文化馆、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文化馆、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县区全面推进“两馆”达标创建工作。平鲁区将土地管理所大楼改建了文化馆、图书馆,目前内部改造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布展设计和设备采购,即将投入使用。怀仁县新建的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和文化馆大楼工程即将竣工。应县新建的近9000平方米的图书馆、文化馆已全面完成建设,内部设施配备也全部到位,新购了图书,已开馆试运行。山阴县文化馆 整合了新建的体育馆,投资45.6万元,配备了相关设施,完善了相应的功能。右玉县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将一中新建的图书馆大楼整合为县级图书馆,目前已完成搬迁。通过新建改扩建,全市六县区“两馆”在硬件方面可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

  三是新建了街道办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朔城区南城、北城、北旺庄和神头四个办事处过去一直没有规划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创建规划要求,朔城区积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四个街道办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已有三个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朔城区同时对不符合标准的张蔡庄乡镇综合文化站、下团堡乡综合文化站、福善庄乡综合文化站重新进行了规划建设。

  三、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新提升

  为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馆站服务能力,我局根据不同层次文化馆站职能,制定了《文化馆创建工作实施细则》、《图书馆创建工作实施细则》、《乡镇综合文化站创建工作实施细则》、《村级文化室创建实施细则》,并以此指导和推进各级馆站的创建工作。为加强和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职能,起草了《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的意见》。

市图书馆在做好免费开放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文化信息数字化服务建设步伐,4月份,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正式开通,延伸了服务空间,扩大了服务范围,成为全省首家展开此项服务的图书馆。与此同时,朔州图书馆积极与我市大中专院校和大型企业沟通联系,以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发展模式,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市群艺馆免费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先后组织了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合唱培训、民歌培训、京剧培训、少儿舞蹈培训、健身舞、广场舞培训等多个班次,培训人数、活动次数、指导服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明显提升。各县区“两馆”也组织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服务活动。

  四、基层文化队伍逐步健全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一直是我市文化建设的短板。上半年,我局按照创建示范区要求,大力推动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一是着力解决市本级文化场馆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市群艺馆招聘了16名业务工作人员,图书馆招聘了45名图书馆工作人员,文化艺术中心招聘了12名工作人员。市博物馆也将在年底展开招聘工作。二是落实乡村文化管理工作人员。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3名管理人员、行政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人员的要求,各县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予以落实。平鲁区为各乡镇配备了文化站长,另外的2名工作人员由乡镇在编在职人员担任。各行政村指定了1名文化管理员,区财政对管理人员每月给予300到500元的补贴。应县为文化站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站长独立开展工作,县政府同时决定,对1000人以上村的文化管理人员每月补助600元,不够1000人村的文化管理人员每月补助400元。全市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短缺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三是加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培训。为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我局多次组织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开展培训。1月组织了全市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6月份又组织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山阴乡镇文化站开展了现场培训班。10月份,我市又组织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进行了集中培训,市创建办又分县区深入乡镇对各县区文化站长进行创建工作辅导。

  五、群众文化活动有序推进

  按照全年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计划,今年将结合省文化厅“文化惠民在三晋”活动开展多项群众文化活动。为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发现和挖掘文艺人才,我市群众文化艺术馆从6月21日到7月20日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少儿舞蹈大赛、情感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朔州选拔赛活动。8月1日到27日,朔州市总工会和我局共同组织了“朔州好声音、唱响中国梦”。10月到11月,组织了第五届朔州市“三小”调演。依托农家书屋,市文广新局组织了以“书香飘农家 阅读进万户”的读书活动,回收征文517篇,当前正在征文评比中。年初计划的第四届朔州市合唱比赛、第二届朔州市舞台艺术“山花奖”评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中。

  六、“中国梦”主题精品文艺创作进展顺利

  在2014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会议上,对系统全年“中国梦”主题精品文艺创作作了专门的部署,要求县区以山西省首届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和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活动为契机,以全市性文化活动为平台,确立重点剧目和创作方向,进一步加大文艺创作力度。市县区文化部门按照上述要求,全面加大精品文艺创作力度。上半年完成了《黄沙绿梦》《女儿魂》《婆姨们的期盼》《骡驮轿》四部歌舞剧目的创作;完成了《错觉》《村官》两部小品的创作;完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绿色丰碑颂》两首歌曲的创作;完成了为绿色而奋斗》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耍孩儿《廉吏于成龙》和歌曲《我们的中国梦》《大山儿郎当自强》《魅力平鲁《平鲁,我永远的家园》《幸福平鲁》《共圆中国梦》也即将完场。规划50集《门神》动漫现已完成20集;《应县木塔传奇》动漫正在抓紧制作。

  七、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送戏下乡”活动全面启动。今年计划为全市300人以上行政村每村送戏3场,共3303场,由市、县区和乡镇分别负担。“送戏下乡”活动在5月已正式启动。由于经费原因,市本级应“送戏”1101场,实际送戏292场。县乡两级也由于经费原因,“送戏”下乡完成情况很差。

广播电视村村通2014年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在摸底调查、登记的基础上,共为朔城区、应县边远山区农村的安装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4000套(其中应县1700套,朔城区2300套)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计划全面完成。全年为1688个行政村免费放映电影20256场。在做好农村电影放映的基础上,从今年9月开始,全市农村电影放映队为全市131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每月每个学校放映电影一场,到年底为学校放映500多场。

  八、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深入推进

  按照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安排和省文化和广电新闻出版部门的部署,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相继开展打击假媒体、假媒体机构、假记者“三假”专项行动节期间出版物市场监督检查深化少儿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等,安排部署了“扫黄打非·清源2014”行动、“扫黄打非·秋风2014”专项行动“扫黄打非·净网2014行动等工作。424举行2014朔州市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销毁1.5万册(张)盗版图书和非法音像制品,彰显了我市文化市场治理新成果,有效遏制了非法图书音像制品在我市的流通。

  九、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进展

  一是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继续推进“金铠甲”达标活动。加强文物安全设施配置,对“一键报警”系统运行维护,全年共开展了四次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状况大检查,确保了文物安全无事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与市旅游局联合下发通知,督促全市各文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旅游景点按照《意见》要求,开展检查,纠正存在的违规行为,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实施濒危古建筑保护工程,完成了应县水陆宫大殿维修工程和平鲁区博物馆文物库房保藏设施配套工程,杀虎堡堡门维修即将完工。委托省古建所编制了崇福寺保护规划,加快朔州古城墙南城门抢修工程,加强应县木塔、广武城保护工程,右玉杀虎堡万全桥维修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12月4日,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残损构件加固维修保护工程启动开工正式。

三是有序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截止11月,全市可移动文物蒲长已经完成今年省定任务的70%。

  十、机关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安排,我局在市委第八督导组导下,从3月5日起认真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严格活动要求和环节,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机关作风、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取得预期效果,圆满收官。

  二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流程。按照“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行政服务,改善发展环境”的指导思想,我局依法取消1项行政监管项目,当前正在提请市审改办拟下放1项行政许可项目和5项行政监管项目。文广新局行政许可项目已减少到3项,行政监管项目已减少到26项。

  根据“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我局利用朔州市行政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核、审批、办结”四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全程监控明确每一级审批责任人和时限,不断提高服务群众质量。

  三是公开行政审批信息。对我局的每个审批项目,都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公开,包括审批项目的实施部门、受理方式、办理方式、设定依据、申请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承诺时限、联系电话、受理网站、监督电话等,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便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是加强审批事项的事后监督。我市作为全省三个试点地市之一,第一批次申请了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上线应用,及时完成了全市文化经营单位批量数据录入,对审批管理员账号与个人身份进行绑定,账号所有人对账号所有操作担负全部责任,实现了分设权限,各负其责。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如果需变更经营事项,只需要在系统里提前提出申请,提交电子档案即可受理办理,方便了经营单位也加强了对经营单位的事后监督管理。

  五是强化综合执法。加大对基层文化执法人员和文化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执法的能力,提高经营人员守法经营意识。依托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加强上下沟通联系,规范执法行为,按时上报经营单位信息和执法数据。同时积极推进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

  尽管我市示范区创建步伐加快,呈现良好态势,但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一是创建工作进展不平衡。由于各县区基础条件不同,工作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也不同,因而进展不平衡。普遍存在重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滞后的现象。需要在下一步的创建工作中加注意改进。 二是本级示范区创建资金没有列入今年的财政预算。三是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经费今年预算仅146万元,市本级“送戏下乡”演出1101场戏经费明显不足。

 

2015年总体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条主线,严格五项管理,实施五大工程,做好六项活动”。

  一个中心,就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个中心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刚才已经说了很多。

  “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文化事业建设,重点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另一条主线是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是贯彻落实好省市制定的《加快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制定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摸清全市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现状,建立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积极向省内外推介我市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提高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五项管理”:

  一是文艺创作管理。积极推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好年度创作计划,通过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将优秀文艺作品搬上舞台,打造舞台文艺精品。

  二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加强对各级广播电视台落实宣传管理各项制度的检查,加大对广告节目播出管理的监督,净化音频荧屏。对出现新闻敲诈、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安全播出责任事故、技术事故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新闻出版管理。加大新闻出版单位、印刷企业日常监管力度,落实好新闻出版各项制度规定,培育1-2个版权保护示范企业。

  四是文物保护安全管理。提升市博物馆运行服务质量,进一步建设数字博物馆。继续推进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市可移动文物的数据录入。配合做好应县木塔加固维修工程。落实好文物保护安全各项管理规定。

  五是文化市场管理。继续推进“平安朔州”文化市场建设,严格依法执法,健全“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扫黄打非”工作水平。

  “五大工程”即“五大文化民生工程”

  一是“送戏下乡”活动。市本级为全市300人以上村每村送戏一场,全年送戏1100场。

  二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完成全市行政村农村和中小学电影放映任务。引导农村多厅影院建设,逐步推进露天放映向室内放映转变。

  三是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完善市县服务中心,建设文化资源的数字转换平台,构建完善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四是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直播广播电视卫星“户户通”工程,完成4328户规划任务。

  五是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稳定管理队伍,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农民阅读活动,提高书屋服务水平,延伸书屋进社区,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

  “六项活动”:

  一是第五届合唱比赛;二是第六届“三小”调演;三是第三届“山花奖”评比;四是第二届朔州好声音;五是全民阅读“六进”活动;六是市民才艺展演。

 

201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