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组织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21年我市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一代玉米螟在甜糯玉米集中种植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双斑萤叶甲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中等,部分沿河下湿地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在平鲁区和右玉县等冷凉山区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的下湿地偏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在局部早播重茬低洼下湿地偏重发生;玉米茎基腐病在平鲁区和右玉县等冷凉地区偏重发生。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其中草地贪夜蛾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二、防控策略

  进一步强化以南部省界阻截线、长城防线加密阻截线、北部省界阻截线和纵贯南北监控线为主体的草地贪夜蛾“三横一纵”监控阻截线布控,尽可能地诱杀成虫、防控幼虫。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优先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

  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预防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地下害虫发生;苗期至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地下害虫、蓟马、玉米螟、粘虫、二点委夜蛾、玉米叶螨和病毒病、瘤黑粉病;灌浆期前后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玉米叶螨、叶斑病。

  1.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10叶期用药防治。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

  2.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

  3.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4.草地贪夜蛾。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5.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与甲维盐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

  6.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利用噻虫嗪、溴氰虫酰胺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7.玉米叶螨。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或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田边地头的杂草也要一同喷洒;加入尿素水、展着剂等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防效的作用。

  8.玉米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

  9.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

  10.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