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朔州,山川壮美,天蓝水绿,境内桑干河主干流179公里、流域面积7604平方公里,是许多生物繁衍栖息的家园。每年仅在神头泉栖息和越冬的候鸟数量就达7000多只,彰显了新时代朔州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建设美丽山西的重点任务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决策和战略部署,进一步提高朔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朔州市编制了《朔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统筹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流域要素,大力推进市、县、乡镇和生态村生态文明建设,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创建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及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组织相关单位和科研机构大力开展朔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质改善使候鸟种类由20多种发展到如今的16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数量明显增多,辖区内2884.08公顷的湿地面积成为多种濒危鸟类物种的栖息地、繁殖地和停歇地。如今,每到候鸟迁徙时,河道、水库里都是雁鸭成群、鹤舞莺飞、上下颉颃,百鸟云集,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摄影爱好者在桑干河畔的东榆林水库拍摄到数十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和黑鹳栖息觅食的场景。东方白鹳和黑鹳集群出现,不仅成为摄影爱好者镜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朔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有力佐证。“朔州市从2018年开始持续推动桑干河朔州段综合治理,开展了桑干河清河行动、四水共治专项行动等,重点实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57个项目,国考断面全部达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今年朔州市将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进京畿’生态保护工程,继续推进桑干河流域上游朔城区东榆林国控断面水生态修复湿地工程、右玉县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置项目、大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等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朔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明确提出朔州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目标、优先领域和主要行动。下一步,朔州市将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着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新格局,不断谱写朔州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